Little Station

写给自己的日常手记,希望以后的自己看到会笑出来XD

八月空袋

第二个月就开始偷懒了拖了一个礼拜才写……诶嘿

优质水洗罗布斯塔

经常听人说哪只豆子里面罗豆臭味好重之类,市面上很多廉价的咖啡豆也掺了很多罗豆,但一直搞不清楚具体什么是罗豆的味道,于是为了体验生活增加辨识力,挑了一支比较不错的罗豆。毕竟是用于优质blend的优质罗豆,没有什么传说中的那些很可怕的轮胎啊橡胶啊之类的味道,豆子的干香别有一番风味,浓郁的大麦茶的香味挺好闻的。不过就算是一支价格不菲的优质罗豆,毕竟种族差异摆在那里,当单品喝难度还是比较大,简而言之就是完全不像咖啡,味道也没有什么层次,余味还是略令人不悦。

用罗豆做过一杯espresso,倒是意外地还不错,crema很丰厚,咖液口感上也没有阿拉比卡那么个性突出以至于有时候会比较暴力,算是蛮温和平滑的,有点淡淡的花生香。blend的意义在于调和,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能理解罗豆在其中的存在意义。

水洗耶加雪啡G2

我终于又买了一次水洗耶加。水洗耶加是我入门的第一支豆子,是我长期百思不得其解她好在哪里的一支豆子,也是导致我曾经长期嫌边酸味咖啡的源头……哎呀这样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耶加是不是有点太恶毒了(笑)

兜兜转转几年,耶加喝了不少,坏话也说了不少,终于有点培养出了感情,最近也对酸味咖啡没那么抗拒甚至挺喜欢了。这个夏天想要做冰咖,觉得酸酸的浅焙豆似乎很适合冰镇喝,第一直觉就是水洗耶加!所以说我对耶加感情深厚啊……这个系的咖啡口味,耶加雪啡的存在感还是压倒性的。

于是这包基本都用来做冰咖了,跟想象中的味道很接近,酸爽可口,有些许令人愉悦的甜感。中途冲过一两杯热单品,虽然没有以前那么讨厌,但似乎还是不算太喜欢,只能说耶加是支好豆子,但终究不是我的那一杯。

HB家新品重焙豆

因为HB没有放出这支豆子的配方,所以只能这样称呼。

即使是不太喜欢深焙豆苦涩的人也可以尝试一下,虽说HB介绍这支豆子很重口,但也许是我太重口了我觉得这支豆子明明很清爽的,但同时又很香浓。这支豆子的苦味很温和干净,完全没有任何暴力的成分,有点焦糖苦的感觉,回味很绵长非常好。做成冰咖和浅焙豆是完全不同的风味,我个人是更偏向于这支的冰咖口味。做成espresso或者直接手冲同样好喝,放了一个月味道还是很安定。而且,还很便宜!大力推荐这支!

深夜的土法冰滴

说到冰咖,脑子里第一跳出来的还是传说中的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豪华冰滴

昨天又去确认了一下冰滴的原理,就是让冰自然融化成的冰水滴入咖啡粉,全程低温缓慢萃取得到咖液。冰滴壶很贵,昨天又去检索了一下,果然还是好贵,看得上眼的牌子更是贵得没边,而且容量通常都很大。

刚好昨天晚上睡不着,起床上网,在mobile01上看到有人做土法冰滴,貌似是个坏掉的会漏水的茶壶之类,具体没仔细看。早先也有在微博上看到过别人用虹吸壶做冰滴。然后看到桌上的爱乐压,突发奇想,爱乐压这个结构也完全可以做土法冰滴嘛。想到这个更加没有睡意了,于是就开始跑去折腾准备。

针筒用来装粉,漏斗套上滤纸用来装冰。后来发现这样水滴下去浸润的只有中心一小点咖啡粉,所以又铺了张滤纸在粉的上面让冰水扩散开来。

冰化要一段时间,开始滴冰水要一段时间,萃取又要等到咖啡粉吸饱了冰水才能开始滴咖液。总之等到开始萃取真是等得血都吐出来,而且整个屋子咖啡粉的香味有点太浓重了,香得睡不着了。

一旦开始以后,滴水速度还是很稳定的。虽然只萃取了一点点我就睡着了,不过目测至少要两三个小时才能萃完。睡前没忍住,喝了一口。怎么说呢,涩倒是确实不涩,挺酸的,回味很浓烈,有点黑巧的味道。不过等醒来以后再喝味道就平淡了很多,可能也是香气散去了吧。

起来以后在冰箱里冰了会儿,感觉还是不太冰还是加了点冰块。挺柔和的,也谈不上多惊艳的味道,其实感觉还是爱乐压的速冷法做的冰咖好喝啦……不过也许在刚萃完的时候会更好喝一点。

据说冰滴比较适合做深焙豆,有机会的话可以再试试。虽然冰滴壶贵得要死,但冰滴的门槛倒是不算很高。

在这个热死人的夏天,来一杯冰咖吧!

这个夏天心心念念想做冰咖,奈何在宿舍没有冰箱也没有冰块

趁这次回家好好过次瘾,于是回来前就准备好了冰格和爱乐压,订好一包水洗耶加。第一天先冻了一天冰块,第二天刚好收到豆子开始搞起~~

意料之外的好喝!明快清爽的味道,果然是适合夏天的冰饮。趁这几天在家多喝几杯~

虽然一直以来觉得冰咖都很难喝,现在看来估计都是豆子和做法不适合。以及基本上我觉得美式还是不适合加冰做冰咖的……涩味跑出来太多。

爱乐压还是值得拥有啊,一时冲动收入也有一段时间了,时不时会给点惊喜XD

七月空袋

几个月前开始保留喝完的咖啡豆的牛皮纸袋子,扔了挺可惜的,也算是回忆的一种吧,可惜之前已经扔了很多了>_<。

这个月开始,在每个月月底写一次空袋记,记录一下味觉以免记忆随着时间而消逝。平时微博上毕竟是140字内的碎碎念,而且有时候同一个豆子入口第一时间的感受和回味是不一样的呢。另外就是督促一下自己写blog啦!这个坚持了多年又荒废了几年的习惯不想舍弃呢。

进入正题!为什么会在这个月想到开始写空袋?当然是因为这个月的空袋实在是前所未有地高端大气上档次……

从左至右:牙买加蓝山1号(50g)、夏威夷可纳(50g)、巴拿马翡翠庄园瑰夏(50g)、巴拿马老虎庄园瑰夏(100g)、明谦意式拼配3号素秋(227g)

按购入的顺序写

明谦拼配·素秋

自从购入Mypressi Twist以后一般手头就会保持至少两包豆子,一包单品一包blend。虽然大部分买来的单品豆我都会试着做一两杯espresso体会一下味道特征的放大,但基本上单品豆个性比较强,大部分情况做成espresso以后味道会比较有攻击性,加上blend一般会比单品豆实惠一点,所以会备一包blend做花式或者偶尔喝espresso。

不过我喝espresso比较少,大部分时候还是做成花式喝,所以也说不出多少所以然来。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素秋的crema出得非常好,而且放了比较久(近两个月)以后crema还是非常好,出液速度也一直很稳定,口味上也没有明显的衰败。虽然感觉口感上似乎不如HB家的hot kiss,但是持久度上貌似更胜一筹。

巴拿马哈蒙特庄园·瑰夏

一切罪恶的开端……!

总之某天脑子突然抽了一下就下单了。说实话下单以后就后悔了,一方面我本来就属于不耐酸的口味,另一方面味觉还没锻炼得那么敏感,总觉得会浪费这样昂贵的咖啡豆。不过既然已经冲动了,那就享受吧!

收到豆子以后,使劲闻了闻单向阀,很正常的浅焙豆的香甜。打开以后直接闻的干香和挤单向阀的味道不太一样,很特别,有着奇妙的清香。第一把水冲上去,一股奇异地茶香扑上来,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凑上去闻滤纸里泡水的豆渣,果然还是这股茶的清香。我还没见过湿香在嗅觉上如此明显又特别的咖啡。

入口,再次瞪大眼睛,瑰夏被形容为味道最丰富的咖啡豆真是不为过的,各种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形容的香味在口中四散开来,最后是酸。我曾经是很讨厌咖啡的酸味的,但是瑰夏的酸,清晰但是温和,精致美妙,每喝一口的间隙酸味都会增加并且变化,但从始至终都不会带来任何不快,想必做成冰咖的瑰夏一定是很可口的。

蓝山·可纳·瑰夏尝鲜包

于是自从喝过瑰夏以后,心中对顶级豆子的向往如排山倒海,当然钞票是没有的。感谢壹斗的分享活动,三种顶级咖啡豆各50g的尝鲜包,也算在有限的钱包中过足了瘾。收到包裹以后第一天就连喝了三杯,赛似活神仙!

夏威夷·可纳

最初最期待的就是可纳,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听起来名声没有蓝山和瑰夏那么响,但名字又那么好听曼妙。在喝到之前,脑内YY的是非常少女非常小清新的味道。于是收到尝鲜包第一杯就迫不及待地冲了可纳。

首先打开包装,可纳据说被称为形状最完美的豆子,是不是最不知道,不过确实均匀饱满圆润。有点惊讶,干香基本没什么味道。我喝过的就算最普通的豆子,就算冲成咖啡很一般,但一般新鲜的话干香还是很浓郁香甜的,不知道是批次的原因还是烘焙的原因还是可纳本身就那么天性低调……

闻起来没什么香味的可纳,冲出来倒是意外地味道浓郁丰厚,只是和之前想象的清新少女风大相径庭= =b,不过仔细想想夏威夷的女孩子也确实是浓烈奔放吧。同样是酸味明显的豆子,但是比较有厚度的酸。之后又调整过粉水比冲得稀一点,不过可纳不算风味很细致的类型,冲淡又体现不出厚度趋于平庸,个人认为还是1:10左右的粉水比风味比较有特点。

也许之前期待过高,期待方向又有点问题,对可纳稍微有点失望。好喝还是好喝的,也确实比大部分平价豆好喝,但毕竟价格要高出平价豆好几倍,特别不算特别突出,也可能只是不是我那杯吧。

牙买加·蓝山一号

大名鼎鼎的蓝山,其实是我之前最不期待的一个。也许是一直以来名声在外,假货又铺天盖地听着有点疲劳。蓝山不像瑰夏和可纳光听名字就那么优雅,似乎就能闻到香气、想象出风味(虽然可纳完全想错了= =),蓝山的名字那么“素色”,似乎很难想象究竟是什么风味。然而喝过真正的蓝山就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年蓝山受到日本人狂热的追捧,确实很有和风感觉的风味。

后相比可纳那种不拘小节的味道,蓝山可谓是细致到极致。蓝山的味道正如其名一般“素色”,不像瑰夏那样高调的香气四溢,蓝山的味道在非常窄的一个波段,但在这个波段里面处理得非常精细,细细品味十分美好,尤其是刚体会完可纳的浓烈狂放,蓝山的酸味真可谓精巧,以及最美妙的是蓝山那种淡淡的清苦。之前经常听说蓝山是最平衡的,光听文字描述实在很难想象,但喝过以后就能了解,这就是平衡,这就是蓝山。

而且蓝山是越喝越喜欢的类型,每一杯都会惊讶,然后享受地喝完。

巴拿马翡翠庄园·瑰夏

瑰夏无疑是最显性表露自己的高贵优雅与众不同的一支豆子,我非常能理解巴拿马瑰夏第一次震惊四座时候评委喝到这样一口的心情。

第一天冲完可纳后喝了蓝山,然后又忍不住拆了最后一包瑰夏,这次是传说中的翡翠庄园。从干香开始,可纳的几乎没有味道,到蓝山的普通香甜味,打开新一包瑰夏,一股不知道应该形容为花香还是什么香气的香味就四溢开来,卧槽,瑰夏和别的豆子就是不一样,好洋气!这包比之前明谦那包烘焙度更浅,磨起来十分费劲,而且有条件还是上电磨吧小手磨磨出来非常不均匀略糟蹋。一泡水一股熟悉的茶香花香番薯香又四溢开来。瑰夏的香味真是了不得,空前绝后,整个冲泡过程除了下水太快看不到闷蒸以外都很享受。非常浅的烘焙,冲出来的咖啡色泽是通透的橙黄色,味道更是酸甜可口,没有任何苦和不愉快的涩,精致优雅,洋气得不得了!

瑰夏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即使你前面连着喝了两杯可纳和蓝山这个level的咖啡,味蕾被各种美妙的风味占据,肚子又涨得很时候,再喝瑰夏的时候还是足以被惊艳地瞪大眼睛。如果说近年来由于植株的衰退巴拿马瑰夏口味已经远不如鼎盛时期,尚且如此好喝,那天价时期该好喝成什么样子,光是想象口水都掉下来了。

总结

总之七月享受了几支最顶级的豆子,钱包羞涩喝的量都比较少,要公正评价还是远远不够的,单纯算是体验和享受。可纳从始至终没培养出感情……而瑰夏和蓝山都是非常喜欢的,也确实相比平价咖啡豆非常独特。

瑰夏最为华丽高调,香气最为丰盛,味道也最精致丰富。对我来说瑰夏适合偶尔喝一杯,不适合天天喝。因为瑰夏的味道太不像咖啡了,这既是瑰夏的优点,也是她的缺陷。就单杯,瑰夏绝对值那个价钱,但是花天价天天喝瑰夏,老实说我觉得是浪费的,人对香味是会习惯的,一旦习惯了,也就是一杯酸甜可口的果茶。平时喝点别的豆子,偶尔来杯瑰夏刺激一下味蕾应该是最美妙的。

蓝山是我整包喝完以后最喜欢的,在保持咖啡风味的同时,没有任何令人不快的味道,平衡度和细致度都绝佳,回味非常好。对蓝山我讲不出那么多华丽地形容词,应该说每种豆子的风格都会牵动喝的人的心境啊(笑)。相对于瑰夏那种适合偶尔惊艳的豆子,蓝山是适合天天喝的,嘛前提是喝得起啦……

总算把这个坑填完了!!!从下个月开始开始重归平价豆。不过这个月的体验,恰好几支好豆子都姑且算是酸味系,唤醒了我对咖啡酸味的爱啊!又可以重新品味几支以前被我嫌边的酸味豆了。=v=

超高校级的拖延症

最近一直呆在实验室,但是生物钟已经进入假期模式= =,所以拖延症整个就变本加厉!!

花了三天左右通了弹丸1,心潮澎湃很想立刻再玩一遍2……不过还是稍微耐心等一下汉化吧,顺便这两天冷静一下把正事做掉一点可以申请回家休养=__=。今天一定要把初稿写完!然后有精力想写一下弹丸1的感想,itakiss的感想也想写一写。

blog还是想要坚持写起来,昨天看到有人讨论精守,很是感慨,于是去翻fc2以前的内容,真是有营养没营养写了无数= =,但是这种具现化回忆的媒介这是太好了,不想放弃啊。

此外假期想填的坑:弹丸zero、小暮照相馆小说、守护者旅人系列、3月的狮子、OP火鸡篇…暂时这样吧。

复旦周边能喝到的研磨咖啡

本科四年毕业,我也从每天三条速溶进化到现在一个月一磅豆整天微博咖啡刷屏的状态……

后天要从南区滚蛋搬去东区临时宿舍,昨天咬咬牙狠狠心把咖啡用具全部打包封起来了——除了咖啡豆,望梅止渴用(骗人的)。于是就有三天左右的时间对着慢慢氧化的豆子不能做咖啡喝,好捉急!刚好这两天喜欢上了附近新开的一家小咖啡馆,发现老板是真爱咖啡的人,口味也算不错,遂这两天一有空天天往那边跑。

回想起来,从便利店快餐店开始卖研磨咖啡,到周边小咖啡店越来越多,应该说这几年改变的不仅仅是我自己而已。刚好今天心情好,思路又活络,又不愿意面对现实继续打包……所以准备写篇文章讲讲复旦周边能喝到的研磨咖啡吧,嘻嘻嘻。

上岛咖啡

国权路志达和全家的楼上,招牌已经非常破败了十分没有存在感,大概在南区住了两年才第一次去,里面装修还是很好的。老牌连锁咖啡店,当年我爹就请我娘去上岛喝过一杯咖啡,据说当时就要30块一杯肉都痛得要掉下来了,不过为了追妹子痛也值得!

上岛这类店,绝大部分人去是为了谈事情或者是当西餐馆(当然现在也卖中餐了)吃饭用的,应该绝少有人是为了咖啡本身去的,简单来说是专业咖啡师做难喝咖啡的典型案例。我大概去过两三次,最大的印象是,拉花拉得非常好,无论从奶泡的绵密度均匀度还是花纹的精致程度,都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拉花,摩卡的奶油也挤得很漂亮。但是,咖啡很难喝。

可颂坊

很长一段时间可颂坊是南区附近可以买到便宜研磨咖啡的唯一去处。记得最早我和enzo在可颂坊分别点了杯拿铁和卡布奇诺,上来以后完全分不出哪个是哪个……现在回想起来,感觉两杯都被做成卡布了,估计店员也分不清吧。味道没有太深刻的记忆,最近一次买也是很久以前了,貌似曾经觉得还不错,最后一次觉得很难喝,大概口味变叼了吧。它家的热巧克力我倒是挺喜欢的,非常浓稠,比较苦,可以吃到巧克力颗粒的哦。

新鼎旺

东区大学路十字路口处一家蛋糕房。这个是毛毛以前推荐的,说是6块钱就可以喝到很好喝的咖啡。这家的特点就是东西便宜味道也还不错,性价比高。咖啡的特点是比较浓,而且调得特别甜,不是特别合我口味,不过至少不难喝。不过不知道为啥它家咖啡总有种诡异的胺味……其实吧作为喜欢稀氨水味道的变态实验室女青年,我当时是当笑话说给enzo听的,结果处女座同学再也不愿意去了- -

全家

不得不说全家确实是便利店中的战斗店。10块钱能喝到一杯能入口的拿铁,虽然谈不上多好喝,但也算不负便利之名。不过摩卡没有巧克力味道的大家可以不用尝试,以及那个机器做出来的卡布基本上跟拿铁是一个东西不过反正价钱也一样大家随便点。顺便一提,enzo买拿铁为全家贡献了巨大的营业额……

三教小卖部改全家以后也引入了全自动咖啡机实在太智慧了,于是通宵复习中途眼皮打架题还不会做痛心疾首的时候还能出去买杯咖啡压压惊……严重助长3108学霸之风= =!

本食面包房

本食面包房是我还蛮喜欢的地方,那个暖柜里面的点心我都很喜欢。面包房应该是整个食堂最洋气的地方,洋气到什么程度?里面还有一整套的半自动意式设备哟,提供esp以及各种花式哟,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简直太感人了!果断掏钱之——

卧槽这个真的是毒药级别的咖啡!简单来说,咖啡豆已经不新鲜到酸败程度了。面包房的大叔和玩iphone的小姑娘应该都不知道咖啡豆是一种不能放久的东西吧,以及食堂实在没多少人会点咖啡,加上点了咖啡的人喝到这样的咖啡也不会再点了,所以咖啡豆就会放更久变得更难喝,就是这样。

觉得所谓现磨咖啡就是万金油的人就应该去喝一下本食的咖啡,雀巢金牌冲出来真的要比它好喝一百倍了好吗?!

Hi-Story Cafe

六教旁边学生开的一家小咖啡馆,作为学生咖啡馆可圈可点,文化气氛浓厚,貌似也是浪潮的据点?经常会有讨论会观影会之类的活动。虽然理科女我从来没参加过这种文化活动= =,从来只是去自习上网喝咖啡吃鸡翅(喂),不过经常会听到邻座在讨论一些时髦值很高的话题……不过店面很小,很容易就爆满,以及讨论聊天会比较多所以想找安静的地方还是算了。

店员都是来打工的学生,大部分都非常可爱,比如有一次我点了杯焦糖玛奇朵,最后焦糖淋的形状不是太规整,店员mm十分纠结地端过来说如果不满意可以重新帮我做一杯……当然我怎么可能那么刁难小姑娘呢!就欣然接下那杯稍微有点瑕疵的玛奇朵。结果店员mm过一会儿又端了一盘手作饼干过来表示歉意………………要不要那么萌!所以虽然我之前已经吃太饱以及这个饼干不是特别合我口味我还是努力吃完了(不要说多余的话好吗!

因为咖啡店很小,进门以后豆子的味道非常香,这个感觉很好,也知道豆子算是新鲜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是附近唯一能喝到esp的店,以及十几块一杯的花式还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不过店员都是临时培训的学生,质量不是很稳定,还见过一次用卡布250ml的杯子装espresso的……

极部落咖啡

上学期在东门附近开的一家主打咖啡的外带饮料店。这个店面也是开过各种诡异的小店,开一个倒一个,终于这家生意好起来了,很多外国人在这里买咖啡,毕竟这是附近能最便捷最便宜喝到研磨咖啡的地方了。以拿铁为例,小中大杯分别7块8块9块钱,性价比简直了。刚开业的时候还有可以称得上业界良心的积点卡,买两杯咖啡就送一杯任选的花式,整张积点卡大概可以送五六杯的样子,也是我近年来唯一用完的一张积点卡,深深后悔一开始没有多拿几张!

第一次去的时候点的是摩卡,非常淡不好喝,当时就下定论这家店难喝,后来发现只是摩卡特喝起来特别稀薄,观察过做的过程,除了最初加了巧克力酱以外也没少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巧克力酱和咖啡调和的问题。拿铁和卡布都还是不错的,略淡,但这个价位能喝到这个咖啡真的已经没什么挑剔的了。

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店员都特别淳朴以及态度非常好,而且有种莫名的执着……因为店面非常小,所以可以直接看到整个制作过程。只要你点的是花式,虽然外带杯都要加盖奶泡会被糊掉,但店员每杯都会非常认真地拉花。最有意思的卡布奇诺,他家卡布是撒可可粉的,每次都看到店员特别认真地拉出很好看的花,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可可粉把所有拉好的花都盖上……总之从这点来看我也觉得这家店非常可爱。

7 Puzzle Cafe

最近发现的新大陆!周围的咖啡店确实越来越多,最近先是发现邯郸路上出现了一家caffe bene,又发现国权路这个易主无数次的狭长店面在变成了个小cafe。本来以为又是一家挂着cafe名号的甜品店或者简餐店,虽然确实提供食物和其他饮料,但却是一家真正的咖啡馆。

第一次来匆匆买了杯外带拿铁,顺便考察了一下价位,后来发现店里气氛不错就坐下来喝了走。价位大致和hi-story差不多,single 8块,double 12块,美式10块,拿铁和卡布16块。这家除了esp用的杯子大概都是满杯200ml左右的杯子,相比别的店要小一点,不过重口味人士可能会觉得这家咖啡偏清淡奶味重一点,我倒是比较喜欢。美式很不错,是附近难得能喝的美式了。要了杯巴西豆做的美式,闻起来香得要命,虽然美式的比例淡是真的淡,但是很适合一边干别的事情一边慢慢喝。

不过无论你是不是喜欢这家咖啡口味,但这家的咖啡豆是附近用得最新鲜的没有之一是不可否认的,一喝就知道。后来才得知豆子是老板自己烘焙的,吧台上摆了几个不同品种的豆子,最初去只有拼配和哥伦比亚,后来有了巴西,最近还看到了危地马拉的小罐子不过已经空了。可以跟老板要求用特定的豆子做,老板会很高兴哟。

虽然乍看也就是现在常有的小咖啡馆的风格和色调,但仔细看就知道这家店的主人是很爱咖啡的。到处摆着瓷质V60、hario法兰绒滤壶、虹吸壶、摩卡壶、老式手摇磨豆机、手雷壶、爱乐压;有一套管子里从左到右分别装了生豆和从浅到深各种烘焙度的咖啡豆;摆花盆的台子上铺的“桌布”是生豆麻袋,墙上贴了张老板自己做的用生豆拼的世界地图;书架上和咖啡有关的数目就不用说了。

在从南区滚蛋前发现了这家店,有遗憾也有高兴。遗憾的是以后不方便常来,高兴的是在滚蛋前发现这是个认真的咖啡馆,以后还是会找机会来吧。根据我的不完全观察,客人大部分还是饭店来吃东西或者随便点些饮料的,这也侧面反应咖啡馆的发展现状吧。今天又跟老板简单聊了下,想开这样的店真的不容易。希望这家店能生存下去,店的主人能实现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越来越多的人能接收到这家店的主人想传达的信息吧。

PS.老板有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分开称呼就统称老板啦^^

其他

其实大学路上有很多咖啡馆,然后五角场那边有星巴克、COSTA和猫屎,不过这次主要是想讲讲周边比较亲民的一些咖啡吧,毕竟30+一杯的咖啡虽然谈不上特别贵也算常规价位了,但老实说对学生党还是贵的。至于上岛是以为离南区特别近以及我特别想吐槽所以才写的。

然后最后简单提一下M记和KFC的咖啡。我对麦咖啡印象还算是不错的,最初M记的普通咖啡就还算是不错的,相较之下KFC的速溶实在是难喝死了……不过麦咖啡同样也是质量不稳定的,有时候还行有时候难喝,而且其实还蛮贵的。KFC最近部分店引进了研磨咖啡,好像叫翡冷翠,完全不如麦咖啡来得顺口嘛。和麦咖啡走的路线还是不一样,麦咖啡姑且还是走专业咖啡形式的,KFC应该是拿全自动机搞的吧,做得很粗糙,不过我觉得味道还行,而且比麦咖啡便宜很多,类似于便利店咖啡。最近喝的一次麦咖啡还不如KFC好喝呢= =,虽然卖相好一百倍。

大概就这样吧。祝大家都有便宜又好喝的咖啡喝~

How to Write a Blog

进入命令行

1
2
cd octopress
rake new_post[title]

找到这个文件!编辑之~

1
2
3
rake generate
rake preview
rake deploy

插图

1
\{\% img /images/2013/06/file.jpg \%\}

↑好像有点不对…能理解就行了……

大概就是这样吧……

学写blog

大字

比大字小一点的字

再小一点的字

原来是这样!

下面学习一下插图